黄苗子,曾用名黄祖耀,广东中山人。生于1913年。当代知名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作家、漫画家、书法家。先后任《新民报》副总经理、贸促会展览部副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文联委员,第五六七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货郎集》、《敬惜字纸》、《无梦庵流水账》、《青灯琐记》、《风雨落花》、《雪泥爪印》、《世说新篇》、《牛油集》、《三家诗》、《吴道子事辑》、《八大山人传》、《画坛师友录》等。
先生8岁师从邓尔雅学书法,诸体兼备,颇具功力。
黄苗子,曾用名黄祖耀,广东中山人。生于1913年。当代知名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作家、漫画家、书法家。先后任《新民报》副总经理、贸促会展览部副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文联委员,第五六七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货郎集》、《敬惜字纸》、《无梦庵流水账》、《青灯琐记》、《风雨落花》、《雪泥爪印》、《世说新篇》、《牛油集》、《三家诗》、《吴道子事辑》、《八大山人传》、《画坛师友录》等。
先生8岁师从邓尔雅学书法,诸体兼备,颇具功力。
伊秉绶(1753—1815年),字组似,号墨卿,福建宁化人。清代中期著名书法家。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又曾官惠州、扬州知府,在任期间颇有政声。工诗,善画墨梅,尤以擅书名于时,书工楷、行,以隶书最负盛名,位列乾嘉八隶之首。伊秉绶与邓石如的活动时间大致相同,评者谓其与完白山人共为有清一代碑学之鼻祖。著有《留春草堂诗钞》、《墨庵集锦》等书行世。《清史稿》有传。
吴道子(约685—758年),一作(?—792年),唐代画家,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擅画道释人物,兼工山水,亦善绘楼阁、草木、鸟兽。张彦远认为“山水之变,始于吴(道子),成于二李(李思训、李昭道)。”所写衣褶有飘举之感,人谓“吴带当风”。千余年来被奉为“画圣”,民间画工尊其为“祖师”。
“八大山人”为清代著名书画家朱耷的别号。朱耷中晚年,在书画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直至去世。关于“八大山人”一号的含义有多种释法:陈鼎在《八大山人传》中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无大于我也。”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称:“或曰,山人固高僧,尝持八大人觉经,因以为号。”又有专家认为“八大山人”这一别号和朱耷的出身与弃僧还俗有关:“八”指宁王朱权第八代孙;“大”与“耷”同声,表明自己是第八代子孙耷,现在归宗了。除 以“八大山人”为号,朱耷还有“释传綮”、“刃庵”、“雪个”、“个山”、“驴”、“驴屋驴”等法名和别号。
即今北京。辽代称燕京,后称南京。金代亦称燕京,后称中都。元代亦称燕京,后称大都。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征虏大将军兼右丞相徐达入元都,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改称北京。清代沿用。辛亥革命后,于1928年6月改称北平。1949年9月北平改称北京。
郁达夫(1895—1945年),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作家。1913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学习期间,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和哲学、经济学著作,逐渐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震动了文坛。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被迫为日本宪兵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 郁达夫博学多才,擅写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杂文和政论等,代表作有《沉沦》、《采石矾》、《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影响广泛。
传奇:1.小说体裁之一。一般指唐宋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唐传奇多为后代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诸宫调、元人杂剧等也有称为传奇的。2.指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以别于北杂剧,是宋元南戏的进一步发展。盛于明嘉靖到清乾隆年间。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都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著名作品有《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