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仲鱼
金仲鱼
金仲鱼

  金仲鱼(1922—1993年),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临摹复制古画的专家。1922年11月出生在扬州市一个著名国画家的家庭,自幼随父学画,13岁时创作的“前后赤壁”轰动了上海一届画展,被誉为“十三龄童”。15岁起,除落本款创作国画、年画外,还经常为一些收藏家修补、临摹、复制历代古画。经他接笔修复的残旧古画,无论是原画的画意、风格,还是色彩、笔墨、旧气等,都处理得惟妙惟肖,浑然一体。
  1960年,金先生应文化部聘请调入故宫博物院,专门从事中国古代绘画的临摹复制及研究工作,为原文物修复厂建立了摹画室,开创了故宫博物院摹画工作新的一页,对古书画的保护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金先生在摹画实践中,能根据古代书画不同的时代特点、收藏时间、收藏方法,分别采取不同的技巧进行临摹,使摹作几能乱真。特别是对古书画“补画意”的技艺非凡,金先生为故宫博物院残缺的古画接笔补全20余幅,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宋代《赵士雷湘江小景》卷,齐白石《水墨紫藤》,原作破旧残缺三分之一之多,经他修复后,残破之处与原画完全融为一体,如同出自画家本人之手,完整地再现了原画的本来面目,令人称绝。他为故宫博物院临摹复制的绘画作品水平一流,被视为杰作,并常被用以代替原作陈列展览,为原作珍品的有效保存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部分作品曾被选送文化部主办的科技成果展参展,并在美国、日本、港澳等地展出。
  金先生对中国工笔重彩画有很深的研究,在国画创作上也卓有成效,他出版过许多国画、年画作品。他创作的国画、年画作品曾参加画展并获奖,其中以金鱼为题材的工笔重彩画曾赴美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展出,均获得好评。
  金仲鱼先生自70代以后主要工作是培养、教授临摹接班人。经他培养的专业人才不仅成为技术骨干,而且在古书画临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金仲鱼先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倾注于他所挚爱的摹画工作,对祖国的文博事业无限热爱,并为之献出了毕生心血。

赤壁

赤壁,位于湖北省黄冈县城西北江滨,名赤鼻矾,山形截然如壁,而有赤色,故亦名赤壁。赤壁是长江中无数矶崖中的一个,三国时,曹操的水陆大军在这里被东吴周瑜和西蜀诸葛亮打得大败,逃回北方。从此,三国鼎立的形势基本定局,赤壁也因此而闻名天下。

接笔

接补断去的笔路。

赵士雷

赵士雷(生卒年不详),字公震。宋宗室,曾任襄州观察使等职。善作湖塘小景,清雅可爱,有诗人思致,为时人推重。为宋内府《宣和画谱》著录的作品有51件。

齐白石

齐白石(1863—1957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老白,又号寄萍、老萍、借山翁、齐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寄居北京,幼喜书画。15岁(1878年)时学木工,善雕花,人称“芝木匠”。25岁(1888年)开始学书画,习诗文,刻图章,兼作画工,为人画衣冠像。40岁(1903年)后5次游历南北各地,随地写景,成《借山图卷》52幅。60岁(1923年)后定居北京,以篆刻卖画为生。曾任北京艺专教授,受同时期书画家陈师曾影响,一弃旧习,从以徐渭、八大、石涛为宗的写意花鸟,转而取法吴昌硕创立的“红花绿叶派”,即大写意、设色浓艳高古的花鸟画。亦工水墨虾、蟹、鱼、蛙等水族,淋漓生动,饶有野趣。工笔草虫与写意花卉相配,工写结合,大气中见精醇。山水构图独出机枢,不循常规,聊写大意。刻印则尤能独出手眼,气度恢宏,蔚然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美术家协会主席、人大代表,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平奖,年逾90之际仍作画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