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合作 共谋发展——故宫学院院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通力合作 共谋发展——故宫学院院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通力合作 共谋发展——故宫学院院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时间:2014-04-08
  2014年2月25日,故宫学院院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敬胜斋召开。故宫学院院务委员会是为推进故宫学院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故宫博物院与东城区人民政府共同商议成立,负责故宫学院各项重要工作的议事、咨询、决策、管理和监督。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东城区区长张家明担任院务委员会主任。
  会上,东城区区长、院务委员会主任张家明充分肯定了故宫学院自成立以来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东城区长期以来与故宫博物院在文化传播、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非常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故宫学院是双方合作的又一平台,故宫学院院务委员会为学院提供了制度保障。他期望故宫学院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独特的办学模式,成为培养输送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社会各界学习了解故宫文化的重要场所,并表示东城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故宫博物院的各项工作,期待双方的合作取得更加显著的社会效益。
  故宫博物院院长、院务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表示,故宫学院虽成立仅3个多月,但各项工作有着良好的起步,预示着未来有更好的发展。期望故宫学院能脚踏实地地真正成为文化领域的教育高地。同时他强调,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故宫博物院在2020年迈入世界一流博物馆之列,他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的要件除了在馆舍、收藏、观众、资金等方面外,还应有4个方面的办馆特色:一是先进的核心办馆理念,博物馆应融入当今社会发展之中,其文化资源应与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紧密联系;二是有效的人才辈出机制,这也是故宫学院的创立初衷;三是尖端领先的科学技术,故宫博物院要具备一流的文物藏品修复中心的硬件和软件;四是强大的文化传播平台,与社会资源强强联合,增强文化影响力。故宫学院应当为之做出应有的贡献。
  故宫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图文并茂地汇报了故宫学院2013年工作报告与2014年工作计划,强调要通过积极推进各类培训项目,逐步形成故宫学院培训项目的品牌特色和良好信誉。院务委员会成员审议并通过了此份报告和计划。此次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故宫学院院务委员会章程》。
  东城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朴学东、副区长颜华,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纪天斌,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副院长冯乃恩等故宫学院院务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娄玮主持会议。院务委员会及其下设的工作委员会共41名成员参加会议。

建福宫

建福宫,面阔三间,卷棚歇山顶,黄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带周围廊。前檐廊左右与抄手游廊相接,左右廊可通至第二进院。室内明间为宝座,东西次间为休憩之处。室内装修为金漆描绘,紫禁城建筑中甚为少见,堪称精品。乾隆皇帝赞其建筑“俭朴而不至陋,环境幽雅而匪遐。”

敬胜斋

敬胜斋,外观九间,内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五间与延春阁正对,两侧接游廊与阁相连。室内阁上有匾曰“旰食宵衣”。是对帝王废寝忘食,勤于政事的赞誉。斋西四间偏于花园的西北角,为乾隆八年西墙西移后所添建。

故宫学院

2013年11月4日成立的故宫学院是一所业务培训和教育机构,也是国内首家以博物馆办学的模式成立的“学院”。故宫学院响应我国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和需要,围绕故宫博物院整体事业的发展,面向自身、面向行业、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项目与教育活动,为博物馆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践行博物馆公众教育和社会服务的使命。
办学宗旨:故宫学院将立足于服务故宫博物院,健全员工培训体系,探索适应博物馆人员特点的培训模式与机制,培养员工的新思想和新技能,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同时激励员工将培训的效果反映在博物馆的各项实际工作之中。以此为基础,凭借故宫博物院在文物鉴定、文物保护与修复、博物馆管理、宫廷历史与建筑研究等领域的优势,学院还将逐步辐射到国内外博物馆及相关业界,逐步成为国内文博行业重要的人才培训基地,树立故宫学院自有的品牌特色和过硬的信誉,同时也以教学相长的模式培养一支故宫博物院的中青年专家队伍。
办学内容:故宫学院的业务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故宫博物院院内员工培训、国内博物馆界及相关业界培训、公众教育和国际培训。领域涉及宫廷历史文化、文物鉴定、文物修复与保护、古建筑保护、博物馆实务等;兼顾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以文物鉴定为例,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文物鉴赏”,将着重于梳理阐释文物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引导听众关注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文明演进。学院的师资将以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和具有资深实践经验的人员为基础,并广泛吸纳国内外专家力量。

地支

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也叫“十二支”。古代用以记时。

更多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