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帝之子勤学称为“典学”。2.中国古代大规模的编纂与整理历史文化典籍的活动称典学。其内容广泛,涉及经学、数术、音韵、词章、典章、图志、天象、医学、书画等方面,其中儒家经学和史学尤为突出。与此相应,各种治学手段亦应运而生。
1.皇帝之子勤学称为“典学”。2.中国古代大规模的编纂与整理历史文化典籍的活动称典学。其内容广泛,涉及经学、数术、音韵、词章、典章、图志、天象、医学、书画等方面,其中儒家经学和史学尤为突出。与此相应,各种治学手段亦应运而生。
内廷乾东、西五所的合称。古代阴阳学说认为:善补阳者,当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当从阳中求阴。在内廷中布置东、西各五所,为奇数,就是阴中求阳。而东、西五所合而为十,仍是偶数,同时正合“天干”之数,与十二宫之"地支"之数相对应。
敬胜斋,外观九间,内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五间与延春阁正对,两侧接游廊与阁相连。室内阁上有匾曰“旰食宵衣”。是对帝王废寝忘食,勤于政事的赞誉。斋西四间偏于花园的西北角,为乾隆八年西墙西移后所添建。
2013年10月23日成立的故宫研究院是以开放的学术胸襟、创新的机制接纳国内外学术界热心于故宫学术研究的人才,与院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构建的高端学术研究平台。故宫研究院成立后,将深入开展对明清宫廷文化和院藏文物、档案的研究,组织实施国家和我院的重大科研课题项目,搭建两岸故宫的科研合作平台,在国内外积极开展博物馆馆际之间和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学术合作与交流,不断培植新生的学术力量,以此全面带动学术研究、展览和出版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成为文博界学术研究的重镇。
故宫研究院下设一室一站四所五中心,即研究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故宫学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古文献研究所、明清档案研究所和《故宫博物院院刊》编辑部,并联系故宫博物院的古书画研究中心、古陶瓷研究中心、明清宫廷史研究中心、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古建筑研究中心,在我院初步形成覆盖全面、专业突出和梯次完备的学术团队。
考古学属于社会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在各种活动中所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来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千叟宴是清代宫廷中举行的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盛宴,始于康熙时期,盛于乾隆朝,嘉庆朝以后不再举行。康熙五十二年是康熙皇帝六旬万寿,在畅春园分别宴请了65岁以上的现任和休致的满蒙汉大臣、兵丁等两千多人。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再次召65岁以上满蒙汉大臣及百姓等1020人,赐宴于乾清宫前。宴间,康熙帝与满汉大臣作诗纪盛,名《千叟宴诗》,“千叟宴”始成名。乾隆年间,曾两度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规模更为宏大,与宴者竟达3000人。千叟宴的举行,反映了清代所提倡的“养老尊贤”、“八孝出悌”和优老政策,是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笼络民心,有维护朝廷统治的作用。
乾隆皇帝生母,纽祜禄氏。13岁入雍亲王府,生弘历,封熹妃,后晋熹贵妃。乾隆即位,尊为皇太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病逝于圆明园长春仙馆,终年86岁,葬于清西陵,泰陵东北,名泰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