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90年暨万寿盛典学术研讨会召开
故宫博物院90年暨万寿盛典学术研讨会召开
故宫博物院90年暨万寿盛典学术研讨会召开
时间:2015-11-03
  2015年10月10日-11日,故宫博物院举办“故宫博物院90年暨万寿盛典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大陆、台湾、香港地区的数十所高校、博物馆机构、科研单位,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作者的论文与摘要76篇,共120名代表参会。
  故宫博物院90年暨万寿盛典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于10月10日上午在故宫博物院敬胜斋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分别致辞,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主持,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李文儒等出席开幕式。
  单霁翔院长在发言中表示,10月10日院庆日对故宫同仁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故宫博物院没有举办盛大庆典或大型纪念活动,而是通过扩大故宫博物院的开放区域,举办一系列展览来回报长期以来关注故宫博物院的社会各界朋友和广大观众。院庆重点展览“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故宫博物院用了3年时间进行筹备,是非常用心的,也是令人期待的。此次开放的午门-雁翅楼“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无论从规模还是内容上来说,都应该是最为独特的大型展览。
  郑欣淼院长在发言中认为,故宫博物院的90周年院庆是件大事,可以说举国上下都非常关注。这反映了人们的文化意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提高,这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反映了故宫博物院以开放的姿态面对社会,主动让社会来了解故宫。他对故宫博物院这几年一手抓平安故宫建设,一手抓故宫学术建设的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尤其是故宫研究院的成立,采用非建制单位的形式,通过开展项目来深化故宫学术研究是一个创举。通过这次的展览,特别是万寿盛典展,希望通过实实在在的宫廷历史,实实在在的文物陈列,把发生的人和事结合起来,这就是故宫博物院学术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故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无可替代的。故宫研究院以开放的胸怀,广泛吸收社会各界的参与,故宫的学术成果会更加显著,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们认真研讨,就清宫典籍、档案、戏曲、建筑、外交、历史相关事件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发表有建设性的见解,挖掘其中承载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在故宫学研究方面,故宫博物院李文儒研究馆员的《故宫学的资源规定性及其内在的学理逻辑》,探讨了故宫学的伦理要求、价值要求的学术职责与学术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吴十州研究员的《故宫开院之专业学科建设》,回顾了北京大学从西方引进的考古学、文献学、档案学、博物馆学等新型学科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起到的大放异彩的效果;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章宏伟的《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故宫博物院》,深刻剖析了民国时期社会的政治态势、民族矛盾、西学中用、国际关系、派系斗争、公共意识等在故宫博物院的反映。以“万寿盛典”主题,故宫博物院刘潞研究馆员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图>中的大报恩延寿寺体现的乾隆皇帝崇母思想》,探讨了乾隆皇帝对其母后的感情以及他的造园思想;宫廷部林姝研究馆员的《崇庆皇太后的万寿庆典图》,深刻分析了皇帝在万寿庆典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衣若芬教授的《乾隆千叟宴朝鲜使节团活动及其历史意义》,梳理了朝鲜使者李徽之一行人赴北京的行程,以及参加的乾隆千叟宴具体活动等。
  会议闭幕式上,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章宏伟作了总结发言。他对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成果予以了充分肯定,认为代表们提供的史料丰富、全面而又宝贵,开展研究的内容非常翔实,对于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文化研究、故宫学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典学

1.皇帝之子勤学称为“典学”。2.中国古代大规模的编纂与整理历史文化典籍的活动称典学。其内容广泛,涉及经学、数术、音韵、词章、典章、图志、天象、医学、书画等方面,其中儒家经学和史学尤为突出。与此相应,各种治学手段亦应运而生。

十所

内廷乾东、西五所的合称。古代阴阳学说认为:善补阳者,当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当从阳中求阴。在内廷中布置东、西各五所,为奇数,就是阴中求阳。而东、西五所合而为十,仍是偶数,同时正合“天干”之数,与十二宫之"地支"之数相对应。

敬胜斋

敬胜斋,外观九间,内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五间与延春阁正对,两侧接游廊与阁相连。室内阁上有匾曰“旰食宵衣”。是对帝王废寝忘食,勤于政事的赞誉。斋西四间偏于花园的西北角,为乾隆八年西墙西移后所添建。

故宫研究院

2013年10月23日成立的故宫研究院是以开放的学术胸襟、创新的机制接纳国内外学术界热心于故宫学术研究的人才,与院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构建的高端学术研究平台。故宫研究院成立后,将深入开展对明清宫廷文化和院藏文物、档案的研究,组织实施国家和我院的重大科研课题项目,搭建两岸故宫的科研合作平台,在国内外积极开展博物馆馆际之间和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学术合作与交流,不断培植新生的学术力量,以此全面带动学术研究、展览和出版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成为文博界学术研究的重镇。
故宫研究院下设一室一站四所五中心,即研究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故宫学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古文献研究所、明清档案研究所和《故宫博物院院刊》编辑部,并联系故宫博物院的古书画研究中心、古陶瓷研究中心、明清宫廷史研究中心、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古建筑研究中心,在我院初步形成覆盖全面、专业突出和梯次完备的学术团队。

午门

考古学

考古学属于社会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在各种活动中所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来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千叟宴

千叟宴是清代宫廷中举行的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盛宴,始于康熙时期,盛于乾隆朝,嘉庆朝以后不再举行。康熙五十二年是康熙皇帝六旬万寿,在畅春园分别宴请了65岁以上的现任和休致的满蒙汉大臣、兵丁等两千多人。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再次召65岁以上满蒙汉大臣及百姓等1020人,赐宴于乾清宫前。宴间,康熙帝与满汉大臣作诗纪盛,名《千叟宴诗》,“千叟宴”始成名。乾隆年间,曾两度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规模更为宏大,与宴者竟达3000人。千叟宴的举行,反映了清代所提倡的“养老尊贤”、“八孝出悌”和优老政策,是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笼络民心,有维护朝廷统治的作用。

乾隆皇帝

崇庆皇太后

乾隆皇帝生母,纽祜禄氏。13岁入雍亲王府,生弘历,封熹妃,后晋熹贵妃。乾隆即位,尊为皇太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病逝于圆明园长春仙馆,终年86岁,葬于清西陵,泰陵东北,名泰东陵。

更多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