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1日我院召开故宫博物院学术史研讨会
2014年6月21日我院召开故宫博物院学术史研讨会
2014年6月21日我院召开故宫博物院学术史研讨会
时间:2015-04-08

  故宫博物院于2014年6月21至22日召开了“故宫博物院学术史”研讨会。与会代表分别来自境内外的高校、博物馆以及研究机构,如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以及故宫博物院等,共提交学术论文36篇。
  会议开幕式在我院数字所举行,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亚民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故宫博物院即将迎来建院90周年,在此对故宫博物院的学术发展历程做一系统的梳理,以总结过去、启示未来,具有特别的意义。会议在两天的时间里,围绕会议主题,对故宫博物院近90年里的学术机构、学术源流、院史研究、故宫学人的生平与学术成就,以及文物迁台后,台北故宫在文物研究上的一些方法与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以民国时期专门委员会为线索对故宫博物院学术史进行考察,认为民国时期,专门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及工作开展,促进了故宫博物院的建设,尤其在学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在中国现代学术转型中起了积极作用;台北故宫博物院嵇若昕通过自己的研究经历认为利用数据时代的新技术是故宫文物研究的新契机;南开大学刘运峰教授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所编《故宫书画图录》的资料来源、收录范围、分类与编排次序、书画名称的确定、著录格式以及相关研究,做了系统整理。北京大学徐怡涛考辨朱启钤所辑录《哲匠录》,指出其开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建筑人物传记之先河,树立文献史料按时序整理之垂范,对建筑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故宫博物院刘雨与罗随祖分别对唐兰与罗福熙的学术成就与地位做了系统梳理。
  会议闭幕式在我院第二会议室举行,李文儒研究员致辞。
  来自我院各部处的同志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故宫学专业的同学旁听了此次会议。值得关注的是故宫学专业的一些硕士生也提交了故宫博物院学术史方面的论文,虽然在方法与观点上略显稚嫩,还存在一些不足,但他们虚心接受与会代表的指导性意见,并表示参加此次会议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受益良多。这也显示故宫学术研究的队伍在原有的老中青三代梯队之外,其后备力量也在成长。

关键词: 故宫研究院 三代

故宫研究院

2013年10月23日成立的故宫研究院是以开放的学术胸襟、创新的机制接纳国内外学术界热心于故宫学术研究的人才,与院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构建的高端学术研究平台。故宫研究院成立后,将深入开展对明清宫廷文化和院藏文物、档案的研究,组织实施国家和我院的重大科研课题项目,搭建两岸故宫的科研合作平台,在国内外积极开展博物馆馆际之间和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学术合作与交流,不断培植新生的学术力量,以此全面带动学术研究、展览和出版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成为文博界学术研究的重镇。
故宫研究院下设一室一站四所五中心,即研究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故宫学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古文献研究所、明清档案研究所和《故宫博物院院刊》编辑部,并联系故宫博物院的古书画研究中心、古陶瓷研究中心、明清宫廷史研究中心、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古建筑研究中心,在我院初步形成覆盖全面、专业突出和梯次完备的学术团队。

三代

指夏、商、周三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