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故宫讲坛
2015年——故宫讲坛
时间:2016-01-02

作为面向公众进行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故宫讲坛将发挥博物馆文明对话的职能,邀请更多的专家走上讲坛,以亲近、通俗的话语向社会公众传递明清历史、古代建筑、文物研究与鉴赏等诸多领域的知识,让公众深入了解故宫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1月11日,第53讲由吕成龙讲授“古陶瓷鉴定基本要领(上)”,着重讲授怎样从造型、纹饰、胎釉彩、制作工艺、烧造方法、款识等方面判断古陶瓷的时代,介绍古陶瓷鉴定的基本要领。


1月25日,第54讲由吕成龙讲授“古陶瓷鉴定基本要领(下)”。着重讲授怎样从造型、纹饰、胎釉彩、制作工艺、烧造方法、款识等方面判断古陶瓷的时代,介绍古陶瓷鉴定的基本要领。


2月8日,第55讲由任万平讲授“龙凤呈祥——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礼”。讨论中国古代社会维系统治的重要手段——礼仪制度之一,古代嘉礼中的皇帝大婚礼仪,这一礼仪与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对话,并在阐述婚礼时解析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意义。讲座还将通过故宫所藏《大婚图》的画面以及相关文物,形象化地进行演示,从而使听众对宫廷礼仪和文化获得更加深刻的印象。


3月1日,第56期由宋永吉讲授“中国传统家具与传统文化”。本次讲座梳理了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脉络,介绍各个时期家具的风格,引领观众朋友更好地欣赏、了解中国家具文化。


3月15日,第57期由赵丽红讲授“文房四宝的鉴赏”。本次讲座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主要从笔、墨、纸、砚四个方面分别讲述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及时代特征。


3月29日,第58期由李米佳讲授“吉金永保用——青铜器鉴赏”。 本次讲座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主要从青铜早期、青铜中期前段、青铜中期后段、青铜晚期来介绍青铜器发展的脉络和器型特点。另外,讲座还将介绍辨别青铜器真伪的手段,及新做青铜器的缺陷。


4月12日,第59期由李燮平讲授“永乐朝紫禁城的规划与影响”。本次讲座主要讲授了永乐朝营建的紫禁城在吸收前两座都城规划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发展,其后虽然经过明清两代的各种变化,仍然保持了紫禁城的根本布局与特点。


5月10日,第60期由董健丽讲授“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本期讲座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各类葫芦形艺术品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介绍。第一部分,讲述葫芦的功用、传说和葫芦所体现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第二部分,谈葫芦文化对各时期葫芦形陶瓷器的影响。主讲人将葫芦形陶瓷器与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相结合;将文物和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相结合。采用了大量的精美图片进行讲述,不仅给听众传递历史和文物知识,更给予美的享受,领会“福文化”的永恒魅力。


5月24日,第61期由王中旭讲授“唐寅与他的《风木图》”。主讲人在对前贤判断依据进行考证的基础上,将唐寅《风木图》置于明代及吴门孝子图流行的艺术史情境中,通过唐寅《风木图》与能判断年代的唐寅绘画、书法风格及都穆书法风格的对比分析,判断该图的创作年代,并尝试在此基础上还原其创作情境。


6月7日,第62期由田艺珉讲授“左图右史——《石渠宝笈》的编纂与其藏品”。本期讲座通过介绍《石渠宝笈》中收录的藏品来源、贮存地点,梳理其编纂体例,讲解其中的典型存世之作,解开这部传世巨作的秘密。


6月28日,第63期由王子林讲授“紫禁城的历史与文化”。从中国古老文明中诞生的紫禁城,遵循天理之道,布局设计了一座旷古的宫城,把儒家文化融入其中,极大地彰显了儒家文化的精神与追求。主讲人从紫禁城名称的由来、设计思想、到紫禁城的历史和文化,为观众们打开一扇认识紫禁城历史与文化的窗口。


7月12日,第64期由张震讲授“《石渠宝笈》著录书画之“二进宫”与辨伪讹”。《石渠宝笈》著录的书画,虽然经典荟萃,也有不少伪讹之作。主讲人结合故宫博物院院庆系列展览之《石渠宝笈》特展将展出的部分书画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7月26日,第65期由张丽讲授“乾隆朝的官造漆器”。本次讲座将以文献和实物为依据,从乾隆朝官造漆器制造的基本状况、漆器的种类和装饰、漆器上的款识、咏漆器的御制诗文、漆器的仿古五个方面进行了讲述。


8月9日,第66期由聂卉讲授“集历代珍稀、荟海内文萃——《石渠特展》绘画精品赏析”。本期讲座围绕《石渠特展》武英殿展厅的绘画精品展开,引领观众欣赏品鉴。所选作品既是《石渠宝笈》中著录的历代绘画珍品,也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传世佳作。


9月6日,第67期由何欣讲授“再现与表现——中西方雕塑艺术比较(上)”。本期讲座,主讲人结合多年在故宫从事雕塑研究工作和在国内外各地的游历探索的经历,从中西方雕塑的美学观念、造型方式、宗教信仰及类型题材等方面出发,简要论述对中西方雕塑艺术研究的感受和心得等。


9月20日,第68期由何欣讲授“再现与表现——中西方雕塑艺术比较(下)”。本期讲座,主讲人结合多年在故宫从事雕塑研究工作和在国内外各地的游历探索的经历,从中西方雕塑的美学观念、造型方式、宗教信仰及类型题材等方面出发,简要论述对中西方雕塑艺术研究的感受和心得等。


10月18日,第69期由杨泽华讲授“传统技艺的执着守护、严谨传承与发扬光大——记《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之古书画装裱与修复”。讲座以特展的古书画装裱与修复策划构思为脉络展开介绍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在故宫博物院的传承的历史与发展,讲座以《董诰花卉贴落》、《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两件文物的修复案例为例,讲解书画修复的过程。


11月1日,第70期由胡国强讲授“故宫雕塑馆藏珍”。主讲人对故宫九十周年院庆新开的雕塑馆作了简要介绍,详细讲解了展出的主要文物。


11月15日,第71期由屈峰讲授“身份转变下的木器文物保护与修复之辩”。本期讲座从木器的概念入手,对木器文物的形制演变、材料发展、器物分类等方面特别是明代晚期到清末这一时期的木器文物做一个基本介绍。其次,结合现代文物理念对故宫博物院现藏木器文物状况、性质、功能、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具体分析。


11月29日,第72期由闵俊嵘讲授“故宫博物院的传统漆器修复技艺”。本次讲座将结合具体的修复案例,介绍故宫博物院漆器修复的历史沿革以及修复理念和修复工艺。


12月13日,第73期由孔艳菊讲授“金枝玉叶——宝玉石镶嵌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本次讲座结合花梨木嵌螺钿玉石人物图顶竖柜、镶鹿角交椅、符望阁迎风板等文物的具体修复过程,介绍镶嵌文物的历史沿革、制作工艺、修复工艺等。


故宫讲坛第53期主讲人吕成龙先生


故宫讲坛第54期主讲人吕成龙先生


故宫讲坛第55期主讲人任万平女士


故宫讲坛第56期主讲人宋永吉先生


故宫讲坛第57期主讲人赵丽红女士


故宫讲坛第58期主讲人李米佳先生


故宫讲坛第59期主讲人李燮平先生


故宫讲坛第60期主讲人董建丽女士


故宫讲坛第61期主讲人王中旭先生


故宫讲坛第62期主讲人田艺珉女士


故宫讲坛第63期主讲人王子林先生


故宫讲坛第64期主讲人张震先生


故宫讲坛第65期主讲人张丽女士


故宫讲坛第66期主讲人聂卉女士


故宫讲坛第67期主讲人何欣先生


故宫讲坛第68期主讲人何欣先生


故宫讲坛第69期主讲人杨泽华先生


故宫讲坛第70期主讲人胡国强先生


故宫讲坛第71期主讲人屈峰先生


故宫讲坛第72期主讲人闵俊嵘先生


故宫讲坛第73期主讲人孔艳菊女士